
一、基本信息
邹晓玫,女,1979年4月生,汉族,籍贯浙江省衢州市。法学博士,现为天津商业大学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主要致力于法律权利理论特别是网络权利、数据权利理论的研究。在法律权利理论、大数据发展及互联网法律规制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也有深入思考,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在研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作为受邀专家参与地方立法和多项行政、司法机关的研究及实践课题;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6项。E-mail: zouxiaomei2012@163.com
二、研究方向
法理学、法律社会学、网络法、数据法学
三、代表性论著
专著:
(1)《网络服务提供者之法律责任体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2)《法学教师群体之角色冲突研究——以天津市法学本科教育为例》,法律出版社, 2016年9月。
(3)《权利冲突的网络演化及其系统性解决机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
主要学术论文:
(1)《网络服务提供者之角色构造研究》,发表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收录),2017年6月;《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卷)》全文转载,2018年第1期;
(2)《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利用之授权模式研究——重要性基础上的风险评估路径探索》,发表于《情报理论与实践》(CSSCI收录),2020年3月;
(3)《网络犯罪司法管辖权重构》,发表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类核心期刊),2014年6月;
(4)《网络社会认同之建构—兼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定位》,发表于《理论月刊》(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8月;
(5)《网络团购纠纷的司法管辖权构建》,发表于《商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9月;
(6)《提升司法能力的有益探索》,发表于《人民法院报》,2011年11月8日;
(7)《在与民意的良性互动中提升司法公信力》,发表于《人民法院报》2012年4月18日;
(8)《基于神经网络的刑事案件量刑决策系统》,发表于《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3月。
(9)《基于混沌算子网络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研究》,发表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4月。
(10)《并行混沌优化算法在合同分包商选择过程中的应用》,第一作者,发表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10月;
(11)《高等法学教育职业化研究》,发表于《教育探索》(中文核心期刊),2015年7月。
四、科研项目
(1)2013年6月-2019年6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服务提供商之法律责任体系研究”;
(2)2011年1月-2013年10月,主持完成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环境下权利冲突的系统化解决机制”;
(3)2020年9月至今,主持在研主持完成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算法正义”视域下的数据权利体系研究;
(4)2020年10月至今,参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情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大规模情报监控监督制约问题研究”;
(5)2013年6月-2017年6月,参与完成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法律规范的元理论研究”;
(6)2010年6月-2014年8月,参与完成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民平等劳动权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
(7)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参与研究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习近平关于振兴乡村法治文化重要论述研究”;
(8)2017年8月-2018年9月,参与完成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形势下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9)2017年8月至2021年12月,参与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个人信息二元民事保护机制研究”;
(10)2016年3月-2017年5月组织实施北辰区司法局委托课题“社区矫正理论及其实践研究”,完成对相关行政司法工作人员培训400余人次;
(11)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作为邀请专家参与2020天津市检察机关调研课题:“检察建议作用机制实证研究”;
(12)2021年7月至今,作为邀请专家参与2021天津市检察机关调研课题:“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工作研究”。
五、获奖成果
(1)2018年5月,《特色专业建设视角下的法学教师职业角色转换及其路径研究》,获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部级;
(2)2021年12月,《网络服务提供者之法律责任体系研究》,获第17届天津市社科成果奖三等奖,省部级;
(3)2020年12月,《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利用之授权模式研究》,获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2021年12月,《“双网互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新型“检察套餐》,获得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打造法治建设先行区论坛二等奖;
(5)2013年9月,获天津市教育系统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二等奖,省部级;
(6)2011年7月,指导第十一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天津市特等奖;本人或该奖项“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同一作品参加全国“挑战杯”决赛,获得三等奖,省部级、国家级;
(7)2010年12月,获第十届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省部级。